close



雖說

後來那位男孩就沒再來敲門了

但是晚上我還是不放心地打給了113(婦幼專線)

跟輔導人員討論後續的處理方法



她指出

確實要有防備心沒錯

可是假如確實有家暴的事件

也應該要報警處理才是

(這跟街坊鄰居的態度截然不同

後面會再補述)))



她要我找時間跟附近的鄰居問看看

是不是有看過這樣的孩子

他是不是也曾敲過別人家的門



或者

知道有那一戶人家的孩子常被打

或父母親有酗酒傾向

這樣的明察暗訪

看看能不能找出”蛛絲馬跡”來



所以

一大早我帶孩子去學校後

在附近看到幾位婆婆在”開講”

因此

我停下車來問她們

知不知道有這樣的孩子

並且把事情的經過告訴她們



後來雜貨店的老闆娘也一起出來參與討論

不過

她們都說沒見過這樣的孩子

還說:

這種情況最好不要理他

還把派出所分局長的名字跟電話都寫給我

如果有問題

要我直接跟他聯絡







這邊的住戶確實多且廣(除了一般家庭還有學生))

如果要找這樣的小孩

就像大海撈針



而獨棟的住戶

除非是緊鄰兩旁

否則也很難知道

家中還住著誰跟誰

孩子有多大...



一個又封閉且複雜的社區

而里長也沒在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oya 的頭像
    ooya

    ladybug的育兒日記

    oo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