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第九堂課裡提到『愛』-人,越來越自我,對許多事總是冷眼旁觀,漠視了人與人之間該有的關懷,看著新聞播報多少人因為什麼事而逝世時,多半已經麻痺,不再為此感到悲痛或惋惜。大多數的人,為了生活奔忙,庸庸碌碌,卻十分空虛,作者提到,墨瑞與他父親之間的關係,是冷淡、陌生的,當父親死亡後的幾天,他才為父親流下眼淚,所以他曾對自己發誓,當他有了孩子後,他所要給孩子們的就是無限的愛,因為他不想要讓自己及孩子們留下遺憾。墨瑞說:「愛讓你活在人間,就算你死了也活著。」他是把他的愛付出得透徹了,不吝嗇的關心,即使病痛纏身,卻能坦然面對,傾聽他人的心聲,分享自己的經驗,讓人獲益良多。在第十堂課裡提到『婚姻』-墨瑞說:「在這個文化環境中,我們滿心企望找到一個所愛的人,因為整個環境最欠缺的就是愛,如今的孩子可憐,他們不是太過自私,無法真正的愛人與被愛,不然就是興沖沖的結了婚,六個月後就離婚,他們不知道自己想從對方身上得到什麼,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誰,所以他們又怎麼知道和自己結婚的是誰?」,其實這很可悲,因為找到所愛的人是極為重要的,特別是在面對病痛時,背後的支持者所給予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所以墨瑞告訴我們維持婚姻的不二法則就是「要懂得尊重對方,誠實地對待彼此,互相扶持,並且相信婚姻的重要性」,若害怕婚姻,而不去嘗試的話,將會是莫大的損失。就如同,「不相愛,即如死滅」。在第十一堂課裡提到『不要為文化所欺騙』-墨瑞說:「人只有在受威脅時才變得醜惡,這是我們的文化所致。在我們的經濟體系中,就連那些有工作的人也備感威脅,因為他們隨時擔心丟掉飯碗,你若感覺受到威脅,你只會先顧自己,你開始把錢奉若神明,這都是這個文化害的。所以我們要建立自己的次文化,意思並不是要我們對周遭的規定都置之不顧。我們怎麼想,看重的是什麼,都要自己選擇,我們不能讓任何人或任何社會為我們決定這些事情,因為每個社會都有它自己的問題,逃走並不是解決的方法,所以要努力創造自己的文化」。在人類家庭投資,在人的身上投資,彼此照顧扶持,為你所愛及愛你的人們建立一個小社群,因為在開始和結束之間,我們也同樣需要別人,只要我們學到這一點,世界就會變得美麗許多。在第十二堂課裡提到『寬恕』-聖經這麼寫著:「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好教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所犯的過錯。你們若不饒恕人,你們在天上的父也不饒恕你們的過錯。」其所言便是希望我們愛人如己,寬恕得罪我們的人,所以,我們要懂得在自己存活的每一刻,要時時做到寬恕自己,也時時做到寬恕別人,這樣方能使自己心中舒適,也才能讓自己留上美好的回憶於世上。就如同墨瑞教授所說:「我們要寬恕的不僅是別人,我們也要寬恕自己;寬恕自己沒去做的事,寬恕自己本應該去做的事;在你死前寬恕自己,然後寬恕別人」,因為心懷仇怨或頑固執拗,對我們自己本身是沒有好處的!在第十三堂課裡提到『設計完美的一天』-在這堂課一開始,墨瑞就表示了他打算用火化來安排自己最後的告別方式,並還在此時幽默的對朋友說:「叫他們別把我烤得太熟」,真的讓人很不敢置信這是垂死之人會說出來的話,我想,他能毫不避諱的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已經足以證明,他已將生死置之於度外且不恐懼死亡了,因為他離死越近,就越把自己的身體看成只是個殼,是靈魂的載體,彷若死亡對現在的他來說只是個名詞。他在當中還說了一句話:「死亡是不會傳染的,他就和生命一樣自然,它是我們的本然,我們對死亡大驚小怪,是因為我們不把自己視為自然的一部份,我們覺得自己是人類,所以就高於自然。我們並不高於自然,凡有生者,必有死」,或許我們人類比其他生物好的地方就在於我們會有記憶;我們可以彼此相愛,並且能感受那種愛與被愛的感覺,所以形體的消失並不會影響大腦的記憶,你所曾激起的愛意,都仍存活在那些你曾打動或互相扶持的人心中,所以,死亡所結束的只是生命,而不是關係,倘若我們能平心靜氣且安然的接納死亡,那麼我們就可以安然的接受生命!所以當米奇在這堂課中問墨瑞:「你若是有一天時間健健康康的,你會做些什麼?」時,墨瑞的回答讓米奇感到失望,因為他說他只想過著簡單的日子,我想就是因為他能安然的接受死亡,所以他才能自在的度過這些日子吧?!在第十四堂課裡提到『我們說再見』-這次是作者最後一次見到墨瑞,當他要來見墨瑞的前一天接到夏綠蒂打給他的電話中得知,墨瑞的情況不太好後,他心中已有了面對恩師即將死亡的準備。當我看到書中作者勉強帶著微笑來探望老教授,當他看到老教授臉色蒼白卻還對他露出微笑,一面請作者碰他,一面將他的手放到自己心臟部位,緩緩說出:「我們這樣子說再見」時,胸口不覺一緊,那種在心口緩慢泛開的感覺讓我好生不捨,因為一對師生的情誼竟能如此的深厚,那種一切只在不言中的默契,讓人羨慕不已!
在文中有提到為何要出版這本書的原因,這主要是墨瑞的意思,因為他想把他的人生經驗,當作是他和米奇共同完成的最後論文。
在樸實的字句中,含有無數動人的意念,在瑣碎複雜的生命痕跡中,篩出足以令人頓悟的單純。對於「活著」這件事,我們總有自己的哲學,關於何者重要何者可忽視,誰沒有一番說法。然而,現在有這麼一個人,他已能預知自己的死期,由他來說出生命中真正值得重視的課題,告訴我們應該如何生活,讓我們不用非得經過傷痕累累的洗滌過程之後,才得以悟得生活的道理。如今我們有幸旁聽這堂課,倘若我們懂得汲取其中的溫暖與智慧,便是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課。


二、內容摘錄:下列文字摘自《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一)墨瑞:「我跟你提過對立面的衝突嗎?」對立面的衝突?
墨瑞:「生命是一連串的來回拉鋸。你想做某件事,但被迫做
別的事。 某件事傷害到你,而你知道這不應該。你把某件事
視為理所當然,但你深知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的事,就像拉長
的橡皮筋,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活在這其中。」
我說,聽來像是摔角比賽。 「摔角比賽?」他笑起來:「對,
你可以這麼形容生命。」我問,那麼是哪邊會得勝呢?「哪
邊得勝?」他對著我微笑,眼眶佈滿皺紋,牙齒向內曲。「愛
會得勝。愛一向都得勝。」(p.53)
(二)墨瑞說:「前幾天我聽人講一個很好的小故事。」他閉目養神
片刻,我耐心等著。
「好。故事是有關一個小波浪,在海裡翻滾著,日子過得很愉
快。他喜歡風和新鮮的空氣,直到有一天他注意到,其它的波
浪都在他前面,拍擊著岸邊。」
『我的天哪,這真可怕,』小波浪說:『我的最後命運也是這
樣!』這時來了另一個波浪,他看到小波浪悶悶不樂,就問他:
『你什麼事這麼不高興?』小波浪回答:『你不了解!我們都會
拍打到岸邊!我們這些波浪都會化為烏有!
這不是很可怕嗎?』這個波浪說:『錯了。你才不了解。你不
是一個波浪,你是海洋的一部分。』」(p.219)
(三)我知道這已是不可能了。沒有人能夠彌補過去,或是在生命中
重頭來過。不過我若從墨瑞.史瓦茲教授學到了什麼,那就是:
「生命中沒有什麼太遲了的事,生命直到最後一刻都是變動不
居。」(p.235)
三、讀後心得:
每個人對死亡的詮釋各有不同的見解,本書作者的教授,則是選擇以死亡作為他生命中最後的計畫,並把所剩的歲月重心放在研究死亡上,他說:「既然人終究不免一死,且自己本身也是很有價值的,何不來研究死亡,把它當作是一本活教材,觀察自己緩慢步向死亡之路時,所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並讓大家與我一同學習。」所以說這本書真的很特別,它不單單只是本書,它是一門課,而且是一門專門教導我們如何活在世上以及該如何面對死亡的一門課。
通常一般人很避諱「死」這個字眼,更遑論去為自己的「死亡」提早作準備,因為,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常把死字掛在嘴邊是很不吉利的,其實認真想想,人終究逃不過一死,當我們甫出生之時,便已立下死亡的契約書,可是人們總是無法走出死亡的迷思之中,害怕面對死亡,害怕失去一切,縱觀社會上那些不敗的巨人,例如:杏林子女士以及周大觀小弟弟他們那種勇於面對逆境,不放任自己輕易被病魔打敗,到最後不畏懼死亡,勇敢去面對死亡的那一種勇氣,自今仍深植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人總是在失去之後,才驚覺曾經擁有過的可貴之處,和死亡四目相接之後,才會頓悟生命中的價值,儘管如何的風花雪月,最後當生命結束之時,終究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生命中短暫的絢麗回憶,唯一能留下來的只有智慧以及思想,這亦是往生者留給世人最大的恩惠。
誠如本書中的老教授墨瑞所言:「只要你學會了死亡,你就學會活著。」世界並不會因你的離去,而悄然的停下腳步,所以我們也要學習著不畏懼死亡,勇敢去面對死亡,一但有一天,生命到了盡頭,死亡對我們來說就已經是極為自然且順理成章的事,倘若我們有了這樣的認知之後,我們也就能像墨瑞一樣樂觀的擁抱生命,且豁達的面對死亡,最後,為了不要讓自己空留遺憾在人間,我們唯有把握有生之年,積極的過每一天,珍惜我們身邊所愛之人,豐富自己的人生,這才算是沒有白白走過這一遭!
四、參考資料:
Mitch Albom(1998)。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台北:大塊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o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